
很久沒分享攝影器材,上次分享的是PEAK相機背帶,這次來分享 dji pocket 2 迷你三軸穩定器,會入手這隻主要拍攝videowalk有需求, 去年12月我嘗試拍攝videowalk,原本一開始是使用a6400+gopro6+三軸穩, 在這期間拍攝聖誕節的活動,拍攝2個月多時間,發現三軸穩攜帶不方便又大隻,每次使用前都需要做重量矯正,使用gopro6拍攝雖然比較輕,但是畫質和收音 影片出來效果不滿意,a6400搭配的kit鏡頭在夜拍效果也不好,如果要升級可能要三軸穩和鏡頭都要換,這樣加起來費用也不少,又變得更笨重,查詢不少外國拍攝裝備,經過考量最後決定購買dji 2 ,為何不考慮比較新gopro,因為光買新的gopro一台費用就快跟dji2差不多價, 這個還沒有穩定器,還不如買dji 2一台, 錄影+穩定器一次搞定。
dji pockets一台小型的三軸雲台相機,他主打小隻方便攜帶,衣服口袋就可放進去,同時兼具有4K畫質又能在移動時拍出超平滑的畫面,這間公司dji主要是做空拍機,在空拍界是很有名大品牌。
dji2 我是2月初入手到現在,使用4個月拍攝了,到現在至少拍攝 50支影片,在使用上也有些小心得,dji 2本身小小隻,差不多一根電子菸或口紅大小,很輕巧,帶個小包包也方便放進去,也比較沒負擔。
第一點:夠廣角
pocket2代的鏡頭是超廣角 20 mm, 光圈 F1.8,我的apsc相機a6400的鏡頭,換算差不多24mm,加上a6400在錄影時會有像素裁切(Sensor Cropping)問題,只會畫面較中央的畫素做錄影輸出,造成錄影時畫面不夠廣。
第二點:夠輕巧
如果拿無反相機+鏡頭+穩定,長時間拿會很累,要舉高不方便,pockets就輕鬆多了,長時間拿的也比較不會累, 如果不想手還可透過轉接直接掛在胸前,像gopro這樣。
第三點:簡單上手
pockets 的按鈕不多,控制簡單,內建有2個模式,一個簡易mode和pro mode, pro mode可控制的東西比較多,如WB、iso、快門,但是我基本上都不會再去調整,就是開機就直接錄,也不會在錄影間在做其他調整,最多只是鏡頭調整拍攝角度和變焦。
第四點:自拍vblog方便
pockets開機時他設定是鏡頭著向自拍者,很明顯他定位給想自拍用,如Ytr、vblog,方便可記錄自已對話,相機本身4面都有錄影孔。如果有直播需求,接上手機就可連線YT直接live。

Pockets 缺點
好用歸好用,以現在規格還是有不少缺點,續航力不長,差不多可錄1.5 h,雖然可外接電源,但是我看大家都不建議邊錄邊充電,我現在最多只有錄到 1小時20分,因為畫面內電源格顯示,只有大概顯示,沒辦法看到到底還剩多少電力可錄,差不多錄到1小時多,就只剩一個小格,沒有明顯說幾%,如果dji 2完全沒電是完全不能開機。
pockets雖然標榜無防水,但是外國測試過還是可防小雨,但是我還是不建議碰水,我本身是有遇過幾次毛毛雨,相機不大,也方便你另一手拿雨傘。
pockets開機按鈕很容易按到,他的開機鈕有2個,一個在側邊要長按住才會開機,拿起相機很容易摸到開機鈕,,如果抓太大力或沒注意可能就開機,或再放進收納盒時也要注意下不要長按到開機鈕。
如果想拍高規格4K影片要注意SD卡的規格,我當時入手時,對方提供SD卡寫入不夠快,在我第一次嘗試錄影超過5分鐘,就會一直寫入不夠而中斷錄影。
Pockets很小隻,相對相機上顯示畫面也是很小塊,比gopro還小,有時沒法很清楚的看出拍攝內容,也因為小,我個人不太推薦用他來拍照片。
雖然這個主打穩定強,但是如果使用方式錯誤,還是拍出較差影片,小呂這邊分享幾個心得,第一建議換上運動鞋,因為運動鞋本身就有減輕防震效果,這樣拍攝時可更減少晃動,影片會更加平穩,如果可在配合上忍者式走法,效果更好。第二點在轉動鏡頭時動作盡量動作小和放慢,這樣在觀影片時畫面會舒服。 第三點在拍攝時要懂得捨去,不要看到每樣東西都想拍進去。第四點大幅度或90度轉動鏡頭時,如果可以先停下在轉動。
最後你可能疑問怎不用手機還比較方便,平時都帶在身邊? 高階手機 如Iphone 12畫質是很棒,但是如果長時間拿在手上並不方便, 如果想再帶一個手機穩定器,更占空間, 價位也是一個考量。 還有另一個點在夜間或光線不足地方拍攝,手機透過自家數位防震技術,會出現殘影,越低階的手機會越明顯,特別是在夜間移動拍攝,會讓影片物體看起來比較不清楚,因為透過數位防震技術, dji2 本身沒有數位防震,全靠上面那根機械式防震, 手機是內建感光元件穩定和數位,下面這影片可看出,在夜間移動拍攝上,dji的畫面相對穩定多自然多,特別在發光物件上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