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小呂看一本由大陸作家蔡壘磊寫的書,他在書中內提到人類記憶這件事,書中大概這樣說,記憶是一個重構的過程,我們腦內記憶不像錄音帶或錄影機一樣可以很客觀紀錄事實,它透過每天生活中會不停地被過濾和改造。
人的記憶只要已經過一段時間,有很大程度上可能會被自已淺意識串改,很難像照片影像紀錄下真實,在我們大腦中每段記憶是壓縮、處理和加工後。這裡頭可能參與個人情感和主觀成分。
每個人記憶力是有限,如果我們沒辦法有效簡化抽象事物,我們是很難完整紀錄下來。就好比一段很長沒有規律數字,你可能需要默背幾次才勉強背下來,過了幾小時後,你想再背出這段數字,可能需要點時回想或已忘記一部分。但是如果你換一個方式,將這段數字轉成一個規律方式在進行記憶,我相信你2,3天後還可記得這段數字。
所以說為方便我們自己記憶,我們會不自覺去修改修剪記憶,去除難以歸類或難記的部分,方便我們日後容易提取出來,因此我們的記憶是很難客觀紀錄下當時事實。加上我們的生活在不斷繼續,各種新的記憶也是不斷進入腦內,一直不停地在記憶庫中遊走和穿插。
再這邊拍照下紀錄下影像的意義就是相當的珍貴有價值,可以客觀紀錄下當時事況,勾起當時記憶,方便提取出來。這邊就讓我想到一張世界有名照片,我的腦內第一次時間跑出來的記憶是 禿鷹 、小女孩 、飢餓、攝影師自殺 這幾個關鍵字,雖然之前有看過照片故事,卻只記得幾個叫重要的關鍵物件,你可也猜看看你的想到照片是不是也跟我想一樣? google 禿鷹 、小女孩就可找到。
我相信你應該有這類經驗,家人聚會再閒聊,有時講到他們以前事,A親友說是這樣,但是B親友又說不是這樣,最後大費周章找出照片。才還原真相。



參考資料: 你懂這麼多道理, 為什麼過不好這一生?